如果有一天,有意在家政行业就职的大学毕业生,敢于实名求职,那表明他们真正打破了来自家庭、来自社会的某些偏见。
上海一家家政公司,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一则清华毕业生求职家政“管家”的信息,该信息透露,应聘者李某,期望月薪为3.5万元。这一信息引发广泛关注,发布方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李某学历信息属实,“我们有很多像清华、利物浦大学的高端人才。”
近年来,高学历人员从事家政工作,竞争环卫公司岗位,送外卖等新闻层出不穷,人们对清华毕业生当“管家”这样的消息,已经有了很大的接受度,但仍有不少网友认为此举“浪费学历”,“未能人尽其用”,惋惜的声音中,掺杂了许多复杂的社会情绪,还有一些对高学历人员选择当保姆的诸多想象。
这些想象,基本都是落伍的。比如认为清华毕业生到了雇主家中,真的会去做一些做饭洗碗、打扫卫生的工作,事实则是,雇主高薪聘请高学历人员,其实是看中了他们的高素质,包括对孩子的辅导与教育,对家庭甚至是公司事务的管理与参与等。之所以雇主愿意付出高薪,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高学历人员具有“一职多能”的价值。
想象是不接地气的,但投射到这一现象身上的社会情绪是真实的,它很具体地传达了仍然顽固存留于人们内心当中的名校崇拜与学历崇拜心理。的确,名校毕业,手握高学历,在进行公务员、国企、上市企业等职位竞争时,成功几率要高许多。但在越来越开放的职业观念之下,不少毕业生,不再把走上那些可以被视为精英的职位,当成唯一的追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更为自主、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创造被自己与雇主共同认同的价值。
来自内外部的压力,也在推动着高校毕业生,积极地开拓新的求职领域。据人社部信息,今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为909万人,再创新高,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全国人才竞争指数为44,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每44人竞争一个职位,竞争指数环比上涨了9.9……相对而言,家政领域对高学历人才敞开的道路,要比其他领域开阔许多,这当然会吸引一些观念领先、敢于挑战舆论压力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新的就业渠道,更快更好地服务社会、展现价值,也可以相对轻松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薪酬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者的能力水平,上海家政公司透露,名校毕业生就职管家,可以得到40万元甚至60万元的年薪,客观反映了家政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家政领域的高薪现象,也表明真正有决心进入这一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还是较为稀少的。我们的学校与教育,行业与社会,还应为毕业生打开就业视野,营造更好的氛围,让他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选择职业。
在清华毕业生40万年薪求职的信息发布过程中,求职者采取了化名的方式。当然,在公开的求职信息中,化名与否要尊重发布者的意愿。但是,如果有一天,有意在家政行业就职的大学毕业生,敢于实名求职,那表明他们真正打破了来自家庭、来自社会的某些偏见,是对“职业无贵贱”的勇敢践行,也是对未来求职者的莫大鼓励。
事实会证明,当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不把在哪个领域、哪个岗位工作赋予过多的功利色彩时,某些偏见的消失速度便会加快,直到人们可以用完全接受的眼光来看待这样所谓的“新生事物”。
文章来源于网络 |